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行業(yè)標準(無公害食品豬肉)
2001-09-03發(fā)布 2001-10-01實施
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 發(fā)布
前 言
本標準的附錄A、附錄B、附錄C、附錄D、附錄E、附錄F為規(guī)范性附錄。
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提出。
本標準起草單位:南京農業(yè)大學、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。
本標準主要起草人:周光宏、徐幸蓮、孫京新、湯曉艷、黃明、鄒曉葵。
無公害食品 豬肉
1 范圍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無公害豬肉的定義、技術要求、檢驗方法、標志、包裝、貯存和運輸。
本標準適用于來自非疫區(qū)的無公害生豬,屠宰后經獸醫(yī)檢疫合格的豬肉。
2 規(guī)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(不包括勘誤的內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,然而,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*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*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。
GB 191 裝儲運圖示標志
GB 2707 豬肉衛(wèi)生標準
GB 4789.2 食品衛(wèi)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
GB 4789.3 食品衛(wèi)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測定
GB 4789.4 食品衛(wèi)生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測定
GB 4789.17 食品衛(wèi)生微生物學檢驗 肉與肉制品檢驗
GB/T 5009.11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
GB/T 5009.12 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
GB/T 5009.15 食品中鎘的測定方法
GB/T 5009.17 食品中總汞的測定方法
GB/T 5009.19 食品中六六六、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
GB/T 5009.44 肉與肉制品衛(wèi)生標準的分析方法
GB/T 6388 運輸包裝收發(fā)貨標志
GB 7718 食品標簽通用標準
GB 12694 肉類加工廠衛(wèi)生規(guī)范
GB/T 14962 食品中鉻的測定方法
GB/T 17236 生豬屠宰操作規(guī)程
GB/T 17996 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(guī)程
NY 467 畜禽屠宰衛(wèi)生檢疫規(guī)范
NY/T 468 動物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測定 氣相色譜——質譜法
NY/T 5033 無公害食品 生豬飼養(yǎng)管理準則
3 技術要求
3.1 原料
活豬必須來自按NY/T 5033規(guī)定組織生產的養(yǎng)豬廠,并經當地動物防疫監(jiān)督機構檢驗合格。
3.2 屠宰加工
生豬屠宰按GB/T 17236和NY 467規(guī)定進行,屠宰加工過程中的衛(wèi)生要求按GBl2694執(zhí)行。
3.3 感官指標
感官指標應符合GB 2707的規(guī)定。
3.4 理化指標
理化指標應符合表1規(guī)定。
表1 無公害豬肉理化指標:
項 目 指 標
解凍失水率,% ≤ 8
揮發(fā)性鹽基氮,mg/100g ≤ 15
汞(以Hg計),mg/kg ≤ 按GB 2707
鉛(以Pb計),mg/kg ≤ 0.50
砷(以As計),mg/kg ≤ 0.50
鎘(以Cd計),mg/kg ≤ 0.10
鉻(以Cr計),mg/kg ≤ 1.0
六六六,mg/kg ≤ 0.10
滴滴涕,mg/kg ≤ 0.10
金霉素,mg/kg ≤ 0.10
土霉素,mg/kg ≤ 0.10
氯霉素 不得檢出
磺胺類(以磺胺類總量計),mg/kg ≤ 0.10
伊維菌素(脂肪中),mg/kg ≤ 0.02
鹽酸克倫特羅 不得檢出
3.5 微生物指標
微生物指標應符合表2規(guī)定。
表2 無公害豬肉微生物指標:
項 目 指 標
菌落總數,cfu/g ≤ 1×10的6次方
大腸菌群,MPN/100g ≤ 1×10的4次方
沙門氏菌 不得檢出
4 檢驗方法
4.1 感官檢驗
按GB/T 5009.44規(guī)定方法檢驗。
4.2 理化檢驗
4.2.1 解凍失水率
按附錄A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2 揮發(fā)性鹽基氮
按GB/T 5009.44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3 汞
按GB/T 5009.17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4 鉛
按GB/T 5009.12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5 砷
按GB/T 5009.11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6 鎘
按GB/T 5009.15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7 鉻
按GB/T 14962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8 六六六、滴滴涕
按GB/T 5009.19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9 金霉素
按附錄B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10 土霉素
按附錄C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11 氯霉素
按附錄D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12 磺胺類
按附錄E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13 伊維菌素
按附錄F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2.14 鹽酸克倫特羅
按NY/T 468規(guī)定方法測定。
4.3 微生物檢驗
4.3.1 菌落總數
按GB 4789.2檢驗。
4.3.2 大腸菌群
按GB 4789.3檢驗。
4.3.3 沙門氏菌
按GB 4789.4檢驗。
5 標志、包裝、貯存、運輸
5.1 標志:內包裝(銷售包裝)標志應符合GB 7718的規(guī)定執(zhí)行,外包裝的標志應按GB 191和GB/T6388的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5.2 包裝:包裝材料符合相應的國家食品衛(wèi)生標準。
5.3 貯存:產品應貯存在通風良好的場所,不得與有毒、有害、有異味、易揮發(fā)、易腐蝕的物品同處貯存。
5.4 運輸:應使用符合食品衛(wèi)生要求的專用冷藏車(船),不得與有對產品發(fā)生**影響的物品混裝。
NY 5029——2001
附 錄 A
(規(guī)范性附錄)
解凍失水率的測定
A.1 儀器和工具
電子秤:感量1g
溫度計:一10攝氏度~50攝氏度,分度值1.5攝氏度。
A.2 抽樣
從每批產品中隨機抽取3~7件。樣品在運輸過程中應使用保溫設備,以免解凍流失水分。
A.3 測定步驟
將鐵絲網置于搪瓷盤內,并使鐵絲網與搪瓷盤底部的距離大于2 cm。從抽取的樣品中切取約1 000g~1 200g,用電子秤稱量后置于鐵絲網上。在樣品上覆蓋塑料膜,使樣品在15攝氏度~25攝氏度自然解凍。待樣品中心溫度達到2攝氏度~3攝氏度時,用電子秤稱量。再將樣品置于鐵絲網上放置30min稱量,重復放置30min再稱量,直至連續(xù)兩次稱量差不超過20g。
A.4 測定結果的表述
樣品解凍失水率按式(A.1)計算:
X(%)= (m—m1 )÷m×10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A.1)
式中:
X——樣品解凍失水率,單位為百分率(%);
m——樣品解凍前的質量,單位為克(g);
m1——樣品解凍后的質量,單位為克(g)。
計算結果保留至整數。
A.5 允許差
同一樣的兩次測定值之差,不得超過平均值的5%。
NY 5029——2001
附 錄 B
(規(guī)范性附錄)
金霉素殘留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法
B.1 適用范圍
本方法用于測定雞和豬的肌肉、肝臟、腎臟和脂肪組織中金霉素的殘留量。
B.2 原理
組織中金霉素經MCI—Vaine—Na2EDTA緩沖液(pH4.0)提取,過濾后,通過C18微柱水洗,用草酸甲醇將**洗脫,洗脫液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。
B.3 可靠的檢測限
本方法在肌肉、肝臟、脂肪和腎臟組織中的檢測限為0.05µg/g。
B.4 儀器
B.4.1 高效液相色譜儀,配紫外檢測器。
B.4.2 勻漿機。
B.4.3 離心機。
B.4.4 旋渦混合器。
B.4.5 自動電位滴定計。
B.4.6 磁力加熱攪拌器。
B.4.7 C18微柱。
B.4.8 布氏漏斗。
B.4.9 球形漏斗。
B.4.10 濾膜;0.45/µm。
B.4.11 抽濾瓶。
B.5 藥品和試劑
B.5.1 鹽酸金霉素標準品:純度≥84%。
B.5,2 乙腈:色譜純。
B.5.3 甲醇:分析純。
B.5.4 乙酸銨:分析純。
B.5.5 檸檬酸:分析純。
B,5.6 依地酸二鈉:分析純。
B,5.7 磷酸氫二鈉:分析純。
B,5.8 草酸:分析純。
B.5.9 三氟乙酸:分析純。
B.5.10 N,N-二甲基甲酰胺:分析純。
B.5.11 草酸銨:分析純。
B.5.12 磷酸氫二銨:分析純。
B.6 溶液
B.6.1金霉素標準液:準確稱取適量鹽酸金霉素,用甲醇溶解,使成濃度為100µg/mL的標準儲備液,置冰箱保存。臨用前,取此儲備液,用甲醇依次稀釋成濃度為5.0、2.0、1.0、0.5、0.25、0.1、0.05µg/mL的標準工作液。
B.6.2 MCI—Vaine緩沖液:準確稱取Na2HPO428.41g,用水溶解,定容于1000mL。容量瓶中,簡稱溶液A。準確稱取檸檬酸21.00g,用水溶解,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,簡稱溶液B。取625mL溶液A和1000mL溶液B混勻,調節(jié)pH至4.0土0.05。
B.6.3 MCI—Vaine—Na2EDTA液:準確稱取Na2EDTA60.49g溶解于1 625mL的MCI—Vaine液中,使成0.0l mol/L Na2EDTA的MCI—Vaine液。
B.6.4 0.01mol/L草酸甲醇溶液:準確稱取草酸1.26g,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。
B.6.5 0.01 mol/L草酸溶液:準確稱取草酸1.26g,用水溶解并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。
B.7 分析
B.7.1 提取和純化
B.7.1.1 稱取5.00g組織勻漿放入50mL聚丙烯離心管中,添加TCS**,使成相應的濃度。
B.7.1.2 加入20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,蓋上帽,漩渦半分鐘,手搖5 min。
B.7.1.3 4 500 r/min的速度離心10 min,上清液倒入另一離心管,再加入20 mLMCI-Vaine—Na2EDTA液于沉淀中,漩渦半分鐘,手搖5min。
B.7.1。4 4 500 r/min的速度離心5 min,上清液倒入上個試管中,再加入10 mLMCI-Vaine—Na2EDTA液于沉淀中,漩渦半分鐘,手搖5min。
B.7.1.5 4 500 r/min的速度離心5 min,混合全部上清液(共50 mL),4 500 r/min的速度離心10min。
B.7.7.6 用MCI—Vaine—Na2EDTA液濕潤抽濾瓶、布氏漏斗及濾紙,用較小真空(水泵)過濾上清液,2X2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洗離心管并過濾。
B.7.1.7 C18 微柱先依次用20mL甲醇,20 mL水沖洗,之后將過濾的液體倒入50mL注射器中,用2×2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洗抽濾瓶并放入注射器中。
B.7.1.8 過C18微柱,使TCS**吸附在C18微柱上。
B.7.1.9 用20mL水沖洗抽濾瓶倒入注射器中,并過濾,水洗C18微柱。
B.7.1.10 用水沖洗完全后,頂空5min。
B.7.1.11 用6.0mL 0.01mol/L草酸甲醇液把TCS**從C18微柱中洗脫于10mL容量瓶中,用水定容至刻度。
B.7.1.12 上述液用濾膜過濾后,上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。
B.7.2 測定條件
B.7.2.1 色譜柱:C18柱。
B.7.2.2 流動相:甲醇—乙腈—0.01 mol/L草酸(1.5+1.5+2.0,pH=2.0)。
B.7.2.3 流速:1.5 mL/min。
B.7.2.4 檢測波長:350nm。
B.7.2.5 進樣量:10µL。
B.7.3 樣品測定
分析樣品按上述儀器操作條件供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。
B.7.4 計算
用色譜數據處理機或按式(B.1)計算試樣中金霉素殘留量:
W = H.cs /Hs.C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B.1)
式中:
W——試樣中金霉素殘留量,單位為微克每克(µg/g);
H——試樣液中金霉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H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金霉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c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金霉素的濃度,單位為微克每毫升(µg/mL);
C——*終試樣液所代表的試樣的濃度,單位為克每毫升(g/mL)。
注:計算結果需扣除空白值。
NY 5029——2001
附 錄 C
(規(guī)范性附錄)
土霉素殘留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法
C.1 適用范圍
本方法用于測定動物可食性組織中土霉素的殘留量。
C.2 原理
組織經MCI—Vaine—Na2EDTA緩沖液(pH4.0)提取,過濾后,通過C18微柱水洗后,用草酸甲醇將**洗脫,洗脫液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。
C.3 可靠的檢測限
本方法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的檢測限為0.05µg/g。
C.4 儀器
C.4.1 高效液相色譜儀,配紫外檢測器。
C.4.2 勻漿機。
C.4.3 離心機。
C.4.4 漩渦混合器。
C.4.5 自動電位滴定計。
C.4.6 磁力加熱攪拌器。
C.4.7 C18微柱。
C.4.8 布氏漏斗。
C.4.9 球形漏斗。
C.4.10 濾膜:0.45µm。
C.4.11 抽濾瓶。
C.5 藥品和試劑
C.5.1 鹽酸土霉素標準品:純度≥90%。
C.5.2 乙腈:色譜純。
C.5.3 甲醇:分析純。
C.5.4 乙酸銨:分析純。
C.5.5 檸檬酸:分析純。
C.5.6 依地酸二鈉:分析純。
C.5.7 磷酸氫二鈉:分析純。
C.5.8 草酸:分析純。
C.5.9 三氟乙酸:分析純。
C.5.10 N,N—二甲基甲酰胺:分析純。
C.5.11 草酸銨:分析純。
C.5.12 磷酸氫二銨:分析純。
C.6 溶液
C.6.1土霉素標準液:準確稱取適量鹽酸土霉素標準品,用甲醇配成濃度為100µg/mL的標準儲備液,置冰箱中保存。臨用前,取此儲備液,用甲醇依次稀釋成濃度為5.0、2.0、1.0、0.5、0.25、0.1、0.05µg/mL的標準工作液。
C.6.2 MCI—Vaine緩沖液:準確稱取Na2HPO428.41g,用水溶解,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,簡稱溶液A。準確稱取檸檬酸21.00g,用水溶解,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,簡稱溶液B。取625mL溶液A和1000mL溶液B混勻,調節(jié)pH至4.04-0.05。
C.6.3 MCI—Vaine—Na2EDTA液:準確稱取Na2EDTA60.49g溶解于1625mL的MCI—Vaine液中,使成含0.01mol/LNa2EDTA的MCI—Vaine液。
C.6.4 0.01 mol/L草酸甲醇:準確稱取草酸1.26g,甲醇溶解并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。
C.6.5 0.01 mol/L草酸溶液:準確稱取草酸1.26g,水溶解并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。
C.7 分析
C.7.1 提取和純化
C.7.1.1 稱取5.00g組織勻漿(**到0.1g)放入50mL聚丙烯離心管中,添加TCS**,使成相應的濃度。
C.7.L 2 加20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,蓋上帽,漩渦半分鐘,手搖5min。
C.7.1.3 以4 500 r/min的速度離心10 min,上清液倒入另一離心管,再加20 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于沉淀中,漩渦半分鐘,手搖5 min。
C.7.1.4 以4 500 r/min的速度離心5 min,上清液倒入上個試管中,再加10 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于沉淀中,漩渦半分鐘,手搖5 min。
C.7.1.5 以4 500r/min的速度離心5min,混合全部上清液(共50mL),以4 500r/min的速度離心10min。
C.7.1.6用MCI—Vaine—Na2EDTA液濕潤抽濾瓶、布氏漏斗及濾紙,用較小真空(水泵)過濾上清液,2×2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洗離心管并過濾。
C 7.1.7 C18微柱先依次用20mE甲醇,20mL水沖洗,之后將過濾的液體倒入50mL注射器中,用2×2mLMCI—Vaine—Na2EDTA液洗抽濾瓶并放人注射器中。
C.7.1.8 過C18微柱,使TCS**吸附在C18微柱上。
C.7.1.9 用20mL水沖洗抽濾瓶倒人注射器中,并過濾,水洗C18微柱。
C.7.1.10 用水沖洗完全后,頂空5min。
C.7.1.11 用6.0mL 0.01mol/L草酸甲醇液把TCS**從C18微柱中洗脫于10mL容量瓶中,用水定容至刻度。
C 7.1.12 上述液用濾膜過濾后,供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。
C.7.2 測定條件
C 7.2.1 色譜柱:C18柱。
C,7.2.2 流動相:甲醇—乙腈—0.01 mol/L草酸(1.5+1.5+2.5)。
C 7.2.3 流速:1.5 mL/min。
C 7.2.4 檢測波長:350nm。
C.7.2.5 進樣量:10µL。
C 7.3 樣品測定
分析樣品按上述儀器操作條件供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。
C.7.4 計算
用色譜數據處理機或按式(C.1)計算試樣中土霉素殘留量:
w=H.Cs / Hs .c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•(c.1)
式中:
W——試樣中土霉素殘留量,單位為微克每克(µg/g);
H——試樣液中土霉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H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土霉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C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土霉素的濃度,單位為微克每毫升(µg/mL);
C——*終試樣液所代表的試樣的濃度,單位為克每毫升(g/mL)。
注:計算結果需扣除空白值。
NY 5029——2001
附 錄 D
(規(guī)范性附錄)
氯霉素殘留的氣相色譜測定法
D.1 適用范圍
本方法用于測定肉牛的肌肉組織中氯霉素的殘留量。
D.2 原理
組織經β—葡萄糖醛酸酶消化,經乙酸乙酯提取,然后將乙酸乙酯濃縮。加4%氯化鈉溶液,剩余的乙酸乙酯用氮氣吹干。將鹽溶液過C18萃取小柱,用20%甲醇洗滌,用甲醇洗脫。將洗脫液蒸發(fā)至干并固化,用配有電子捕獲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測定氯霉素。異氯霉素做內標物定量。
D.3 可靠的檢測限
本方法在牛肌肉組織中的檢測限為1.0ng/g。
D.4 儀器
D.4.1 氣相色譜儀,配電子捕獲檢測器(63Ni)。
D.4.2 電子天平:感量0.000 01g。
D.4.3 勻漿機。
D.4.4 離心機。
D.4.5 旋轉蒸發(fā)儀。
D.4.6 振蕩器。
D.4.7 電熱恒溫水浴鍋。
D.4.8 固相萃取柱:C18柱。
D.5 藥品與試劑
D.5.1 氯霉素標準品:純度≥99%。
D.5.2 異氯霉素標準品:內標物。
D.5.3 p—葡萄糖醛酸酶—Ⅸ:生化試劑。
D.5.4 甲醇:色譜純。
D.5.5 乙酸乙酯:分析純。
D.5.6 正己烷:分析純。
D.5.7 三氯甲烷:分析純。
D.5.8 乙腈:色譜純。
D.5.9 環(huán)己烷:分析純。 ,
D.5.?0 氯化鈉:分析純。
D.6 溶液
D.6.1氯霉素標準液:準確稱取氯霉素50mg,用甲醇溶解,使成濃度為500µg/mL的標準儲備液,置4攝氏度冰箱中保存。臨用前,取此儲備液,用甲醇稀釋成濃度為100ng/mL的標準工作液。
D.6.2異氯霉素標準液:準確稱取異氯霉素50mg,用甲醇溶解,使成濃度為500µg/mL的標準儲備液,置4攝氏度冰箱中保存。臨用前,取此儲備液,用甲醇稀釋成濃度為100ng/mL的內標液。
D.6.3 0.1 mol/L KH2P04和Na2HPO4的緩沖液(pH6.8土0.1):用相應的干試劑調節(jié)pH為6.8。
D.6.4 β—葡萄糖醛酸—Ⅸ:用緩沖液稀釋至4 000單位/mL。
D.6.5 Sylon HTP溶液:六甲基二硅烷(HMDS)3份,氯化**基硅烷1份,吡啶9份。
D.7 分析
D.7.1 提取和純化
D.7.1.1 將組織解凍,稱取肌肉組織10g(**到0.1g),置于50mL玻璃離心管中。向每個樣品中加10µL異氯霉素內標液(100ng/mL)。
D.7.1.2每個分析樣品配制1個空白、3個添加樣品。向空白組織中加內標。回收率樣品中加工作液,制成0.5mL/L(50µL工作液),1.0mL/L(100µL工作液),2.0mL/L(200µL工作液)的樣品。由添加樣品得到的數據用于計算。
D.7.1.3向所有空白、添加對照和樣品管中加15mL磷酸鹽緩沖液(pH6.8土0.1)和200µLβ—葡萄糖醛酸酶(800單位),在室溫條件下混合30s一60s。
D.7.1.4 將所有管置于37攝氏度保溫90min。保溫后,樣品可以放在冰箱中過夜。
D.7.1.5 樣品放回室溫平衡。向各管加乙酸乙酯15mL,旋渦混合30s提取氯霉素。
D.7.1.6 2 000r/min的速度離心2min。
D.7.1.7 用一次性滴管吸取乙酸乙酯液(上層)留用并轉移到另一干凈的50mL離心管中。
D.7.1.8 重復(步驟D.7.1.5~D.7.1.7)提取樣品,并合并提取液。
D.7.1.9 在氮氣流下,用溫度約60攝氏度的沙浴去除乙酸乙酯使體積約為1 mL。
D.7.1.10 向各管加4%氯化鈉溶液4mL,混合5s~10s。
D.7.1.11 繼續(xù)蒸發(fā)去除乙酸乙酯至乙酸乙酯層干,剩下小量的油性殘留物。
D.7.1.12 向4%氯化鈉溶液層加正己烷4mL,混合10s。2 000r/min的速度離心1 min,棄掉上層。
D.7.1.13 重復步驟D.7.1.12。
注意:以下步驟D.7.1.14至步驟D.7.1.17必須立即連續(xù)做完。切莫讓吸附劑變干。
D.7.1.14給每個樣品、空白和添加對照準備一根C18柱,順序用5mL甲醇、5mL三氯甲烷、5mL甲醇和10mL水洗滌C18柱。棄掉洗滌液。
D.7.1.15 用一次性巴氏吸管吸取全部水相溶液裝入C18柱過柱,棄掉流出液。
D.7.1.16 用1mL水混合淋洗樣品管2遍,并將淋洗液加入C18柱過柱,棄掉流出液。
D.7.1.17 用1 mL水,然后2mL甲醇—水(2+8)洗滌C18柱。讓*后一次洗滌液完全流出C18柱。棄掉 洗液。
D.7.1.18 用乙腈將C18柱中的氯霉素洗脫,洗脫2次,每次1.5mL,合并洗脫液到一干凈的10mL培養(yǎng)管中。
D.7.1.19 在氮氣流下,用溫度約60攝氏度的沙浴蒸發(fā)去除乙腈至約為0.5mL。
D.7.1.20 轉移至1mL錐形瓶中。用0.5mL乙腈洗滌10mL培養(yǎng)管,旋渦混合5s,并將洗滌液加到1mL錐形瓶中。在60~C用氮氣流吹干。
注意:從這兒開始要防潮。
D.7.1.21 向干的殘留物中加200µL Sylon HTP。
D.7.1.22 蓋塞并旋渦混合5s。在60攝氏度~70攝氏度沙浴中反應15min。
D.7.1.23 在60攝氏度用氮氣流吹干去除多余的試劑蒸發(fā)至10µL。
注意:此步過長的吹干時間可導致丟失分析物。
D.7.1.24 將殘留物重新溶于100/µL 環(huán)己烷—正己烷(6+4)中,旋渦混合5s。
D.7.1.25 注入適量微升體積的衍生物到氣相色譜儀作定量測定。
D.7.2 測定條件
D.7.2.1 色譜柱:DB—1,30m×0.254mm i.d.。
D.7.2.2 載氣:氦氣,線性速度29cm/s。
D.7.2.3 初始柱溫:80攝氏度,維持1min。
D.7.2.4溫度程序:設定30攝氏度/min升至260~C,維持10min或直到對位異構體和氯霉素已經流出。然后設定30攝氏度/min升至300攝氏度,維持5min以確保所有的樣品已經流出。
D.7.2.5 進樣室溫度:280~C。
D.7.2.6 檢測器溫度:350攝氏度。
D.7.2.7 預期保留時間:氯霉素10min—11 min,異氯霉素9.5min—10.5min。
D.7.2.8 預期響應值:對0.2ng氯霉素可以達到50%全刻度。
D.7.2.9 進樣量:適量。
D.7.3 樣品測定
分別注入適量標準工作溶液及適當濃度的樣品溶液于氣相色譜儀中,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色譜分析。響應值均應在儀器檢測的線性范圍之內。
D.7.4 計算
用色譜數據處理機或按式(D.1)計算試樣中氯霉素殘留量:
W= w=H.Cs / Hs .c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D.1)
式中:
W——試樣中氯霉素殘留量,單位為微克每克(µg/g);
H——試樣液中氯霉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H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氯霉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C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氯霉素的濃度,單位為微克每毫升(µg/mL);
c——*終試樣液所代表的試樣的濃度,單位為克每毫升(g/mL)。
注:計算結果需扣除空白值。
NY 5029——2001
附 錄 E (規(guī)范性附錄)
磺胺類**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
殘留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
E.1 適用范圍
本方法用于測定動物可食性組織中磺胺間甲氧嘧啶(SMM)、磺胺二甲基嘧啶(SM2)、磺胺甲惡唑(SMZ)、磺胺二甲氧嘧啶(SDM)、磺胺喹惡啉(SQ)單個或混合物的殘留量。
E.2 原理
組織經乙腈提取后,其上清液再加入正己烷,向離心后的下層溶液加入正丙醇,減壓干燥后的殘留物用乙腈溶解,過Sep—Pak氧化鋁B柱,洗脫液再用正丙醇處理,減壓干燥后的殘留物經流動相溶解后,所制樣液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。
E.3 可靠的檢測限
本方法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的檢測限為0.05µg/g。
E.4 儀器
E.4.1 高效液相色譜儀,配紫外檢測器。
E.4.2 勻漿機。
E.4.3旋轉蒸發(fā)儀。
E.4.4 磁力攪拌器。
E.4.5 電子天平:感量0.000 01g。
E.4.6 離心機。
E.4.7 振蕩器。
E.4.8 抽濾器。
E.4.9 離心管。
E.5 藥品和試劑
E.5.1 SMM,SM2,SMZ,SDM,SQ標準品:純度≥99%。
E.5.2 乙腈:色譜純。
E.5.3 甲醇:分析純,經重蒸餾。
E.5.4 乙酸:分析純。
E.5.5 正己烷:分析純,經重蒸餾。
E.5.6 正丙醇:分析純,經重蒸餾。
E.5.7 無水硫酸鈉:分析純。
E.6 溶液
磺胺類**標準液;準確稱取適量各個磺胺藥,用甲醇溶解,配制成適當濃度的標準儲備液。臨用前,取此儲備液,用流動相稀釋成濃度為0.1µg/mL~20µg/mL的標準工作液。
E.7 分析
E.7.1 Sep—Pak氧化鋁B柱的制備
稱取高溫下加熱3h的氧化鋁粉,加水攪拌均勻,振蕩3h后填充人玻璃柱中,用95%乙腈5mL前處理后備用。
E.7.2 提取和純化
稱取組織樣品5g(**到0.1 g),加入乙腈25mL,無水硫酸鈉少許(血**外),勻漿后,以3000r/min的速度離心5min。分離后的殘渣再用25mL乙腈處理,振蕩10min后,以3000r/min的速度離心5min。合并兩次的上清液,加入正己烷30mL,振蕩10min后,以3000r/min的速度離心5min,取下層液體,加人正丙醇10mL,50攝氏度下減壓干燥,殘留物用95%乙腈3mL溶解,過Sep—Pak氧化鋁B柱。用95%乙腈5mL過柱,不收集,再用70%乙腈10mL洗脫后,洗脫液中加入5mL正丙醇,50C下減壓干燥后,殘留物用2.0mL流動相溶解,所制樣液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。
E.7.3 檢測條件
E.7.3.1 色譜柱:C18柱,250mm×4.6mm i.d.。
E.7.3.2 流動相:乙腈—甲醇—水—乙酸(2+2+9+0.2)。
E.7.3.3 流動相流速:1.0mL/min。
E.7.3.4 檢測波長:270nm。
E.7.3.5 進樣量:20µL。
E.7.4 樣品測定
分別將等體積標準液和試樣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,標準工作液及試樣中磺胺類**的響應值均應在儀器檢測的線性范圍之內。試樣液測定過程中要參插注入標準工作液,以便準確定量。
E.7.5 計算
用色譜數據處理機或按式(E.1)計算試樣中磺胺類**殘留量:
W=H.Cs / Hs .c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E.1)
式中:
W——試樣中磺胺類**殘留量,單位為微克每克(µg/g);
H——試樣中磺胺類**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H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磺胺類**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C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磺胺類**濃度,單位為微克每毫升(µg/mL);
C——*終試樣液所代表的試樣濃度,單位為克每毫升(g/mL)。
注:計算結果需扣除空白值。
NY 5029——2001
附 錄 F
(規(guī)范性附錄)
伊維菌素殘留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法
F.1 適用范圍
本方法用于測定牛、羊、豬肝臟、肌肉和脂肪組織中伊維菌素的殘留量。
F.2 原理
組織中伊維菌素經乙腈提取后用C18固相萃取柱凈化,在三氟乙酸酐和N—甲基咪唑存在下,脫水生成熒光化合物,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。
F.3 可靠的檢測限
本方法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的檢測限為2ng/g。
F.4 儀器
F.4.1 高效液相色譜儀,配熒光檢測器。
F.4.2 勻漿機。
F.4.3 離心機。
F.4.4 旋轉蒸發(fā)儀或氮氣吹蒸裝置。
F.4.5 旋渦混合器。
F.4.6 SPE柱(C18柱,6mL)。
F.5 藥品和試劑
F.5.1 伊維菌素標準品:純度≥90%。
F.5.2 乙腈:色譜純。
F.5.3 甲醇;色譜純。
F.5.4 N—甲基咪唑:純度≥99%。
F.5.5 三氟乙酸酐:純度≥99%。
F.6 溶液
F.6.1伊維菌素標準液:準確稱取適量伊維菌素標準品,用甲醇溶解,使成濃度為100µg/mL的標準儲備液,置一20攝氏度冰箱中保存,可保存一年。臨用前,取此儲備液,用甲醇稀釋成適當濃度的標準工作液。
F.6.2 水—乙腈溶液(9+1)。
F.6.3 三氟乙酸酐-乙腈溶液(1+2)。
F.6.4 N-甲基咪唑-乙腈溶液(1+1)。
F.7 分析
F.7.1 提取和純化
稱取4.0g組織(**到0.1g),加入40mL乙腈,高速勻漿2min,將樣品轉至離心管中,以20000r/min的速度離心10min,沉淀物用乙腈(20mL×2)重復提取2次,離心后合并提取液,用旋轉蒸發(fā)儀(60~C)將提取液濃縮蒸去乙腈,向殘留物中添加10mL水,搖勻。
將C18預柱依次用4mL乙腈和4mL水—乙腈溶液平衡,使樣品液通過C18柱(1mL/min),吹去柱內殘留的液體,用5mL乙腈洗脫柱內吸附的伊維菌素,用旋轉蒸發(fā)儀蒸去溶劑。向殘留物中依次加入150µL三氟乙酸酐-乙腈溶液和100µLN- 甲基咪唑 - 乙腈溶液,輕輕搖勻后密閉、避光存放,30s后即可供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。
F.7.2 測定條件
F.7.2.1 色譜柱:C18柱,150mm×4.6mm i.d.,粒度5µm。
F.7.2.2 流動相:甲醇 - 水(95+5)。
F.7.2.3 流動相流速:1.5mL/min。
F.7.2.4 熒光檢測:激發(fā)波長364nm,發(fā)射波長470nm。
F.7.2.5 進樣量:10µL。
F.7.3 樣品測定
將分析樣品按上述操作條件供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。
F.7.4 計算
用色譜數據處理機或按式(F.1)計算試樣中伊維菌素殘留量:
W=H.Cs / Hs .c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F.1)
式中:
W——試樣中伊維菌素殘留量,單位為微克每克(µg/g);
H——試樣液中伊維菌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H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伊維菌素的峰高,單位為毫米(mm);
Cs——標準工作液中伊維菌素的濃度,單位為微克每毫升(µg/mL):
C——*終試樣液所代表的試樣的濃度,單位為克每毫升(g/mL)。
注:計算結果需扣除空白值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行業(yè)標準(無公害食品豬肉)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行業(yè)標準(無公害食品豬肉)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行業(yè)標準(無公害食品豬肉)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行業(yè)標準(無公害食品豬肉)